旗下微信矩阵:

*资管公司破茧:“破规”拿牌照 中国华融金控梦

从“给米做饭”到“找米下锅”,在中国华融市场化转型正式开启的同时,赖小民也迎来了自己从银监会官员向金融家的个人转型。
2014-08-12 12:03 · 英才杂志  严睿 梁海松 孟杰   
   

  重新界定资管

  “我们不是真正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公司。”赖小民认为,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转型,已经是时候从顶层设计方面,重新界定资产管理公司。

  要做大银行及相关业务,并不意味着中国华融就要放弃资产管理的老本行。实际上,将资产管理业务与银行及相关业务定义为中国华融的主业,也正是华融有别于其他金控集团的差异化特征。

  按照当前利润贡献来看,占比34%的资产管理业务仍然是中国华融的主打业务;银行及证券、信托、租赁等金融牌照业务为第二大块;再者就是财务投融资业务。

  虽然2003年国有银行剥离下的超过2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已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消化完毕,但未来这块业务也未必不会重新出现。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243亿元,同比猛增20.7%,比年初增加339亿元;不良贷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不良贷款余额连续六个季度反弹。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系统内部会议上也称,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去年银行业新增的不良贷款就将近900亿元,今年还在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赖小民预言,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未来几年还可能会增加,华融等资产管理公司还会接收一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

  但赖小民亦对《英才》记者表示,他并不太关注银行的不良贷款,因为这已经不再是影响华融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控制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毕竟它的增加对中国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资产管理是一个大概念”,赖小民希望华融能够打开更大的空间——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要做,非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也应该可以做。七八万亿的政府融资平台、国企和民企资产、军队特种资产等管理领域,都应该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拓展的市场。

  此外,中国社会财富管理需求潜力巨大。据统计,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0多亿元,而今已达到39万亿元。按照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的目标粗略计算,202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将高达80万亿元。

  尴尬的是,作为资产管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全国各类资产管理公司有1万多家,绝大部分规模小、功能单一。而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于监管政策和市场准入的限制,面对巨大的需求却难施拳脚。

  “目前,除了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外,华融、东方、长城三家公司尚不允许收购非金融企业的不良债权。同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不能收购金融机构的非不良资产。”一位金融业高管向《英才》记者表示,“这些限制极大地局限了商业化业务的拓展。”

  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转型,坊间评论也并非没有质疑声。

  财经评论人叶檀就对《英才》记者提出两个疑虑:“华融从以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化转型为金控集团,规模在短期内扩张太快,但是否学会市场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控?它以前的管理基因是比较依赖政策的,现在其内部治理和管理架构,能否显示出其独立竞争力,也有待观察。”

  “华融连续四年利润翻番,这是不可持续的。”在今年华融的增长定调上,赖小民提出把过高、过快的增速主动降下来,“去年120亿元的利润,今年再100%到200多亿,且不说得累死,资源、资本、人才、风险管控都有问题。”

  以20%左右的“适度”增长,同时,转变华融的增长方式,调整结构。2013年被中国华融称作“双年活动”,即“转变方式质量年,管控风险效益年”。

  这个合辙顺口的口号,按赖小民的话讲,前半句意指“用脑子赚钱,多靠动用资本少的投行业务、中间业务赚钱。

  后半句则是指,华融要在防控风险、稳健发展的前提下,推进创新。其实从官员到企业家的赖小民并不保守。正是在其开创性的以“注册地换控股权”的方式,为华融换来了银行、基金等金融牌照业务的落地,也使得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机构获得了多方共赢。2013年,赖小民基于对“大资管时代”到来的判断,提出把中国华融努力打造成为“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的新目标。

  赖小民认为,他心目中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满足九大标准,包括“治理科学”要有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治理科学”要有超越对手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发展战略,“管控有序”要有良好的内控机制和有效的风险管理,“管控有序”要有高素质的高管团队和合规的员工队伍,“主业突出”要坚定不移做强资产经营管理和银行相关主业,“综合经营”要有令客户满意的、综合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手段,“综合经营”要有高质量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业绩优良”要有一流的经营业绩,“业绩优良”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我来了已经有四年了,这四年正好是华融商业化转型力度*、发展最快、势头最猛的四年,也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初“五年三步走”的计划,赖小民已基本兑现前两条,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则是“引战”和上市。

  引战大戏

  过去的一年里,赖小民和他的团队与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等一长串国际*财团的高层会面,目的只有一个——加强合作。当然,合作的含义中,也包括这些大财团有朝一日有可能成为中国华融的战略投资者。

  当年,工农中建交,大型国有银行的引战-上市,让多少国际投行分享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红利;紧接着是招商、光大、中信、华夏、浦发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度让境外投资者猛赚一笔。

  现在,轮到资产管理公司的改制机会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信达和华融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改制批准,而信达也*一步引入了战略投资者。

  2012年3月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中信资本、渣打集团、瑞士银行和全国社保基金将联手向信达注资人民币103.7亿元,以获得信达16.54%的股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改革方案,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信达将择机上市。

  有信达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前的铺垫,华融也跟着借了些光。大体量的金融机构股改机会,目前,也就只有华融这块大蛋糕了。

  赖小民认为,华融引战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国际*财团,既是因为华融这些年来的业绩表现,也是因为中国未来资产管理的巨大市场空间。

  去年9月间,中国华融股份公司创立,除了财政部仍然一股独大外,华融的股东名单上加入了持股1.94%的中国人寿(15.16, -0.13, -0.85%)。

  由于华融没有保险牌照,保险业务是其短板。因此,引入中国人寿这个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的考虑就是增加互补性。同时,中国人寿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当中,有相对较好的治理结构。

  中国人寿虽然只占了华融很小的股份比例,但“这是一个突破”。通过引入中国人寿,华融对于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设立了四个明确的标准:引资,资金;引智,智慧,包括价值观、文化理念;引制,制度,体制机制,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引资,资源,对业务开展具有互补性。

  “我们还在第二轮的增资扩股当中,将会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真正的引战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赖小民告诉《英才》记者,目前,包括境内外的金融财团、投行基金以及实业企业在内的二三十家中国华融潜在的投资者,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竞标状态,而且都是大牌,下一步反而变得很难选择。”

  实际上,按照前述的四个引战标准,赖小民也勾勒出了中国华融未来四种战略投资者的大致轮廓。

  “我希望华融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在国际上比较好的银行投行机构;第二是一些大型投资基金;第三就是国内一些好的金融机构或者实体企业。这次改革的红利也要让更多国内企业来受益;再一个就是希望能够引进一家台湾地区的企业。”

  在很多公开场合,赖小民都曾表达过华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希望加强与台湾优秀企业合作,藉此加强华融在台湾市场的影响力,促进台湾企业的产融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0年9月,中国华融就与台湾永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将通过成立业务研究团队、研究会、互访及交换产业报告等形式交换信息,以加速了解对方产业及市场概况。

  除了华融引战的对象之外,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多少以及定价亦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尤其是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定价就会更低。我们总是犯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选择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候,往往金融机构的整体估值比较低,引进时的制度议价或者垄断议价就没办法体现。”叶檀说。

  华融能卖个什么样的价格,赖小民似乎成竹在胸。“我搞经济工作这么多年,就喜欢用数字说话,满脑子都是数字。华融的故事、华融的变化,我跟投资者们讲了各种数据,好多人听完我的介绍后,马上就很想投资。”

  华融引战,基本已是水到渠成,不过引战之后的上市却是赖小民心头的愁滋味。

  关于华融上市的问题,赖小民实际上是早有想法和动作的。三年前,他就力推华融金融租赁公司上市,毕竟将近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还没有一家金融租赁类的公司。

  不过,这个想法最终因为主管部门认为华融改制后,还是应该寻求整体上市的路径而搁浅。

  尽管赖小民也曾表示最晚2016年中国华融要整体上市,但眼下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跌宕起伏、捉摸不定的时候,况且600多家上市公司已在IPO的闸门前徘徊了许久。对于华融来说,内部整合、风险控制,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整体上市不可控的因素不少。

  而在华融前面,亦有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的整体上市,至今如入迷雾。

  “当然,中国的市场你说难也难,说顺也顺,只要企业达到上市要求和标准,监管部门一定会支持。”赖小民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英才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