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云10亿元注资95095 抢占大健康领域

从去年12月初传出马云与中信21世纪在亲密接触,到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控股中信21世纪,马云迈出了实现自己医疗梦的*步。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成为行业的一只巨无霸。
2014-02-18 13:57 · 经济观察报  温鈊   
   

  马云的10亿

  在当时看来,如果马云和中信21世纪这笔生意做成,马云网上药品交易的生意将在一段时间内会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甚至会将竞争中的京东医药城,和刚刚涉足第三方医药平台的腾讯,都远远甩在身后。

  但一块牌子就值10亿吗?马云用10亿人民币能买到什么?人们甚至担忧马云做了亏本生意。

  事实上,中信21世纪长期在医药行业内处于“不显山不漏水”的*优势地位,“马云做了电商医药圈*的生意。”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医药电子商务研究课题组核心专家谷军认为。

  中信21世纪手中掌握着中国仅有的药品监管码体系。

  如果未来马云有了这套体系,就掌握了中国药品领域最真实、*的数据库。

  2008年,为了保证药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国家药监局欲对整个流通过程进行监控,设置了监管码。之后,这一国家级项目,交给了中信21世纪。

  事实上,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中信21世纪的监管码数据,自此一直托管在阿里云。但没有中信21世纪的许可,马云无法动用。

  监管码的监控流程为,每一盒药品都会设一个码,从生产线打码、复码,到*批出库进入大经销商库房时,都要打码再入库,到二级经销商时再打码入库,证明这盒药品到我家了。直到零售商、药店、医院环节,仍需要打码,显示药品的流通信息。

  目前,监管码普及到了基本药物中,每一盒基本药物都设有监管码,也就是说每个销售的基本药物,整个流通过程的全部数据都掌握在中信21世纪手中。

  而中信21世纪获取利润的方式,就是在企业上报的数据证书里收费,企业、各流通环节需要不断地上报数据,“虽然单个药品收费不高,但数量会越来越庞大。”一位药企人士说。

  以此看来,马云做了一笔非常具有未来价值的生意。

  2014 年1月23日,阿里巴巴成功控股中信21世纪的公告出现,称正斥资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收购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收购完成后,阿里巴巴仍继续中信21世纪的原有业务,并利用阿里巴巴在云计算、数据处理及电子商务范畴的经验提供所有服务,进一步发展及扩大其国内药品数据平台。未来,双方还将共同开发、建立一整套基于医疗和健康领域的信息化标准。“一方有着医药行业*的数据,一方有着社会市场中*的流量,双方联合,几乎在对电商圈宣布"未来的天下,惟我独尊"。”上述药企人士称。

  而放眼未来电商界的争夺战,核心无非大数据。

  业内人士认为,马云10个亿不仅买到了网上的销售权,还买到了中国医药界*的数据资源。

  第三方平台大战

  在医药电商界,大数据,对应的是大健康。

  随着目前中国未病先治的大健康概念的推行,养生、保健等内容提到了疾病治疗的前位。因此,众多医药企业开始转变策略,推进保健品领域的生产制造,如天士力多条生产线专项保健品以岭药业自己开设电商,推出多款保健品,据有关人士透露,部分保健品以及完成包装

  事实上,在以往的天猫医药馆和京东医药城销售中,多数为保健品,如维生素、保健袜、螺旋藻等等,以及成人用品,由于第三方药品网上交易未正式开放,药品的销量较少。

  在2013年,据业内人士分析,天猫医药馆的销售额约20亿左右。

  据中国保健协会人士预估,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到2020年,药品市场规模超出2万亿。据中科院报告预估,2013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超越1万亿。“其中2000亿药品的销售额来自于OTC渠道,如果加上保健品或将超越5000亿。”保健协会人士说。

  随着医疗机构零差价售药,在老百姓两者之间已无价格太大差别的背景下,或将有更多地药品又OTC端销出。“在此背景下,随着人们购买习惯的变化,电商平台吸引更多消费者,被商家寄予厚望。”李琦说。也就是说,在现有销售额及未来市场规模差距极大的背景下,京东、腾讯、天猫拼力争夺,是必然的趋势。

  目前,马云显然提前走出了一步。

  据京东内部人士介绍,去年12月京东高管王亚卿和张守川相继离职,并转任中信21世纪CTO和COO。

  资料显示,王亚卿曾在甲骨文公司服务13年,担任甲骨文全球副总裁,主管数据库、中间件和云计算领域的研发工作。张守川则毕业于北大,在德国留学期间加入麦德龙,具有十多年的零售管理经验。

  目前,两位高管就天猫医药馆和95095未来的平台斜街做调整。

  业内人士则认为,或许,监管码的调整提上日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虽然监管码推了好多年,由于医药企业大都市场化,行政无法干预,一直难以推进。核心原因为 “码设计的就有问题。”据一位药企人士介绍,很多药企曾和药监局沟通过,将监管码由一品一码变成一规一码。一品一码即生产出一盒药品打一个码,另一盒药打另一个码,这样复码的工作必须要企业改装生产线。如果一规一码,同一个品规的药品只需要设置好即可。减少了重复的程序。

  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随着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监管部门为了监管质量安全、质量回溯流程,要求进入医保目录的药企,必须改装生产线,为了服从监管,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都实现了监管码的流程监控。在此之外,如何方便企业,扩大监管范围,或许有改变的空间。

  这个问题也需要马云来思考,药品监管码于中信21世纪独有,任何人无法效仿和模仿。“未来,监管部门考虑药品整个体系的安全问题,全面下令推进也未可知啊!”河南一家药企人士说。

  届时,马云的医药业务将再度扩大,医疗帝国几乎浮现眼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