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企业家应当保持有为

我们企业家群体应当承担起当下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管理好社会的财富。道,可以通过商来承载。商道的本质特征是首先要造福别人,然后透过为别人造福来造福自己,这是一个积极的游戏,是一场正能量的交换。
2013-11-14 14:30 · 投资界     
   

  也许在多年之后回看,2013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相当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是中国过去30年主要靠信贷拉动的高速增长走进尾声的一年,是中国主要依靠低廉劳动力竞争模式接近终结的一年,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速近年首次出现下行拐点的一年。也正是这一年,新一届政府开始接管中国的公共管理,带领中国迈向新的十年。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过去30年中国社会在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财富的同时,也埋下了种种问题和隐患。未来10年,中国社会从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到社会意识等等不同的层面和方面都在酝酿一场无法完全预知的变化。

  我们期望在这个继往开来的特殊年份,和今天在座的企业家伙伴们,以及尚未有缘谋面、但同样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和创造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企业家们,进行一场心对心的交流。同创伟业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不是寻找多少个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而是打造一个有效率、有竞争力、且值得人们尊敬的资产管理平台。所以,今天的交流,我们是以同样作为经营者的身份而不是投资人的身份和我们的企业家伙伴们进行对话;今天的总结,也是我们作为企业经营者对我们过往经验的一些反省,以及基于当下对未来的一些思考;今天的指引,也是我们期望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方向。

  站在今天的时点上,首先在心态层面,我们企业家群体要做到“三个保持”。

  第一,保持有为。

  不得不说,我们身处的环境有足够多的理由让我们悲观,从有毒的食品到污染的空气,从民企发展空间的局限和挤压到部分不良官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从教育系统的僵化到公共事务参与权的缺乏等等,不一而足。企业家群体中不少的人难免对中国的未来感到悲观,深度悲观者甚至开始筹划向海外转移资产、办理家庭移民,陆续离开这个国家,放弃这片土地。

  我们完全能够理解悲观的理由,我们甚至也愿意相信这些理由是真诚的理由,而不是作为借口。但是,我们宁可选择承担。悲观者纵然可以找到1000个理由选择逃避、选择远离、不再作为,而担当者却只需要一个理由来保持有为,那就是我们选择对这个国家和时代负责,我们有责任通过这个群体的共同努力,来让这个环境变得更好、更充满希望。

  应该说,企业家群体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社会中最拥有眼光、资源、整合力、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高效率群体,企业家资源是中国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精神也是中国社会最宝贵的精神。如果正走在复兴途中的中国失去了这样的群体,以及伴随这个群体的资源和创造力,那是中国的最大的遗憾和最大的不幸。

  我们企业家群体应当承担起当下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管理好社会的财富。道,可以通过商来承载。商道的本质特征是首先要造福别人,然后透过为别人造福来造福自己,这是一个积极的游戏,是一场正能量的交换。如果企业家群体坚持在哪怕很恶劣的经营环境中坚守商道原则来创造财富,那就是在为当下整个社会造福,也将为下一代人接过这一棒、让社会财富得以延续传承,做好承前启后的铺垫。

  第二,保持耐心。

  世界有它自己的运转规律,事物的运行变化都需要等待各自的因缘成熟。就像桃树无法长出苹果、婴儿无法一夜长成一样,世界从来就不以一己之愿为中心转动。老子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教诲,就是启发我们放下自我的执着,以世界本来的样子去看待世界,顺应世界本来的样子去参与世界。

  近日赴美上市的58同城,掀起了中概股的一次高潮。可以想像,58同城如果没有8年的潜心耕耘和浇灌,如果没有8年来安心选择别人不愿意做的线下拓展的脏活、累活,才逐渐建立起难以逾越的壁垒,58同城就无法创造出今天20亿美金市值的奇迹;同样的,如果赛富没有在8年前中小商户尚未普遍形成上网习惯的时候早期的介入,以及后来的追加投资,以及长达8年的耐心相伴,也同样无法实现超过4亿美金的回报。

  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的今天,传统企业面临转型的痛苦,新兴企业面临模式的变数,作为在一个在开放市场上奋斗的群体,我们唯有安下心来,悉心培育成长所需要的内因和外缘,用心体会和感受慢中蕴含的质变,才可期待长跑道上等候之后的腾飞。

  第三,保持学习。

  保持学习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态度。保持心境的虚空、柔软和开放,不固守既有的知识和见解,对新事物新现象持续保持热情和敏锐,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乔布斯所说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也正是这个意境。我们的体会是,柔软、开放的系统会被最终证明更有力量、也走得更远。

  保持学习需要勇气向自我开刀。企业的阶段性成功,最初可能得益于企业家的自身的某种偏执或特质。然而,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原来成就这个企业的创始人特质却有可能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瓶颈。残酷的是,企业成长过程中最难逾越的最后一道关隘恰恰是企业家本身。所以,企业的成长是否可长久持续,正是依赖于我们是否能够持续对自身局限有效觉察,并展开勇猛的、无情的否定和超越。


  其次,在方法和策略层面,我们需要做到“三个主动”。

  第一,主动配置创新型资产。

  资产的传统定义,是“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东西”。今天,资产的概念已经突破原来的范畴,而呈现更加包容的特征。从实物资产到实业资产,从实业资产到金融资产,从金融资产到人际资源,从人际资源到有创造力的头脑,甚至从有创造力的头脑到善于创造幸福感的正确心态等等,都可以纳入这个更具包容性的资产范畴。同样地,创新,其含义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更涉及模式、机制、市场和思维等更广泛的范畴。

  主动配置创新型资产,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个契合长期发展趋势的类别,并在这个类别上展开了有效的布局和卡位;配置创新型资产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透过分散化来实现资产的平衡性,更重要的是透过配置创新型资产来积攒新鲜能量,来实现传统业务的蜕变。

  第二,主动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触角正在大幅度接管我们的感知神经。传统的PC互联网,极大的接管了人们的视觉和注意力,如今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未来文语转换技术、体感技术的通用,人们的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等越来越多的感知通路上的注意力也都将被互联网介入和接管。这将意味着,如果企业不在互联网上有所作为,那就将失去了到达客户的最具主导性、支配性的通路。

  互联网思维正在全方位重塑既有的商业模式。以消费领域为例,互联网不仅仅作为产品的销售渠道存在,互联网的介入改变了产品的设计、品牌的调性、促销的方式、产品的价格系统、物流方式等供应链的各个层面。同时,以“透明”、“开放”、“免费”、“迭代”、“口碑”、“群体参与”、“去中心化”、“唯快不破”和“极致体验”等等为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正在以无法阻挡的势头,渗入商业世界的方方面面。

  因此,企业家需要主动思考通过有效方式来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适应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原则。我们较早的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我们的两家被投企业 --- 一家电商企业和一家传统服装企业---之间取得很好的合作效果;我们今年10月份在杭州召开“科技·消费融合研讨会”,继续积极帮助更多组合公司之间在这个领域展开研讨和对接。

  第三,主动站在全球立场思考商业。

  全球资源向中国聚合的趋势不可忽视。纵观21世纪后的短短10来年,我们看到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企业的相对低廉的成本、对本土市场的熟悉、逐渐提高的人才素质等竞争压力之下,其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渐萎缩,有的甚至逐渐失去竞争力、不得不最终淡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在中国跻身GDP规模第二阵营的时候,全球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正在向中国聚合,近期的例子包括KKR入股海尔、接盘蓝色光标的定增等。这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发展潜力对全球资本和人才的吸引,这是紫气东来的祥兆。中国企业家有必要重视这一趋势,实现和全球优质资源的对接。

  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势能不可低估。远看有新世纪之初有联想对IBM PC业务、奇瑞对沃尔沃的并购,近看有复星集团、万达集团在海外的布局,中国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的踏出国门寻找机会;如今中国的通讯巨头华为公司,已经贴身逼近爱立信,成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上领跑的企业;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的UC浏览器已经成为印度用户量最大的移动浏览器,成功超过之前的领头羊Opera,而腾讯也正在通过广泛设立海外办公室、采用开放的合作方案,积极推进微信的国际化。

  今天,中国的高素质人群已经广泛参与到全球科技、实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前沿阵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领域创新和硅谷创新的时间差已经从过去的2-3年缩短为当下的几乎同步,甚至中国互联网界已经涌现出了像微信这类完全发轫于中国的本土式创新。此外,在互联网上长大、受过跨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80、90后群体,不仅在意识上更具全球化的普世价值观,在技能上也更贴近国际第一阵营的水准,思维上也受到更少的条框限制,这个群体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坚力量。

  从这些迹象看来,中国企业中的特定群体,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势能已经初步具备。中国企业家在保持国内市场的发展势能的同时,有必要主动思考如何在海外开拓新的市场。就我们而言,我们也在积极和以色列、硅谷等富于商业和科技基因的商业社群筹划深度合作,为我们的企业家架设跨国境的市场、资源和人才的桥梁。

  最后,我们希望再次强调我们的梦想,我们不仅仅要成为一家有市场竞争力的投资机构,更要成为一家值得社区相关者尊敬和托付的平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创业企业的同行者,伟大企业的引路人”的初衷。

  我们感谢企业家伙伴们对同创伟业的信赖,感谢投资者们对我们的托付,也感谢所有同事们的付出和合作伙伴们的支持,感恩多年来有你们一路同行,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的积极能量更大规模地汇聚交融,共同成长,激荡豪情,迈向卓越!

  (本文系基于郑伟鹤先生在“同创伟业CEO峰会·2013年”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11/2013111435705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