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金融革命银行?为时还尚早

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13互联网金融峰会上所说,虽然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重大冲击,但目前来看还不会颠覆金融业,“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是传统金融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2013-10-30 16:12 · 投资界     
   
       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但实际上,很多传统金融机构眼中,互联网金融只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需要新兴的企业组织形态来支撑,想要改变传统金融格局为时尚早。传统金融机构要做的,是在严格风控的前提下,顺应互联网潮流,改进自身业务模式。

  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13互联网金融峰会上所说,虽然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重大冲击,但目前来看还不会颠覆金融业,“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是传统金融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尹龙更是直接指出,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地把金融产品、金融业务改头换面,加上‘互联网’三个字就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建立在互联网与数据之上,利用新型的风险管理方式,从事资金与风险的撮合业务。互联网金融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可以改变金融业的融资模式、中介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事实上,目前各个层面的金融行业从业者及监管人员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例如,从银行和监管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P2P都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因为有一些P2P企业完全是简单地把民间融资的方式搬到了网络上,既没有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创新,也没有起到金融媒介的作用。”尹龙表示,“已经有一些P2P的网站出了问题。从古今中外来讲,任何金融活动如果脱离了规则,脱离了明确的边界,脱离了管理,无论它打着什么旗号,最后一定是灾难。”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书记霍学文进一步分析,在互联互联网金融的条件下,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大数据,是因为这些技术是建立互联网金融风控机制的基础。“大数据是技术处理的内容,技术处理的方法是云计算,因此任何的现在的金融业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一定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之上的,三者不可缺少。”

  霍学文认为,金融永远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没有风险的聚集,就没有交易的形成。有了风险的评估才有了信用,有了信用才有了基于信用的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也是一种金融形态,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监管可以宽松,但门槛不能太低,没有规则会让一些无序企业乱了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局。”

  传统机构如何破局?

  虽然传统金融机构拒绝盲目深耕互联网金融,并不意味着拒绝加入互联网化的潮流。传统金融机构一直没有停下加入互联网大军的脚步,但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互联网基因,即扁平化,自主化,以及基于碎片的全局化。

  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形式,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还没有在这个新领域实现根本性创新,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和监管规则的差异,使得传统银行模式不太可能承担起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职责。“我们传统银行的监管和经营核心是审慎,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非常严密的管控,而互联网这个业态,是扁平化的,自组织化的,全局是建立在碎片基础之上,很难做到审慎。” 尹龙分析。

  霍学文则建议,金融机构想要提高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打造中小企业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小微企业是金融业“根基”。另外,要大力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构成了现代互联网金融的三个核心技术。”(宁咏微)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10/2013103035641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