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语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孕育和催生着新的技术革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创新进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成为全球性问题。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圆桌会议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真正的创新须影响经济
“创新看起来非常寻常,但毋庸置疑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我们在竞争中往前走,创新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因为科技不光对商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国际科技园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斯看来,科技创新的地位至关重要。
“创新不是科学,你没有办法教人去创新,你没有办法培养人去创新。”以色列风险投资和私募股份协会创始人、以色列施拉特公司总裁埃利泽马诺对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创新就是没有任何的标准,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创新不是科学,它是一个艺术,创新就是兴致”。
由此可以得出,创新并不是想当然地提出创新的概念,因为创新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创新必须是在经济层面上会对商业产生相应的影响之后才能称之为创新。
创新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我们要容忍失败,对失败宽容,这一点是硅谷几十年以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旧金山也有这种精神,特别是在硅谷这个地区,因为美国人是完全可以接受失败的,而且我也看了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和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他们到目前为止不太关注是否一定能进行商业化和推到市场中去,因此我们要给他们机会去尝试。”美国天使投资论坛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兰迪威廉姆斯表示。
正是这种容忍失败的态度,让美国的创新活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个容忍失败,不是一味包容,是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失败中成长。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国际合作将塑造全新创新文化
“国际科技合作是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认为,“因为过去在中国论资排辈比较厉害,学术权威大家很尊重,但压制了讨论的空间。因此,通过国外的科研机构、通过产业的合作,可以更大地促进创新的发展。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可以在中国塑造一个新的创新的生态文化。另外,中国长期以来在科技发展、产业化发展方面有跟踪的思想,就是别人做,我跟,我跟得很好,但是让我创造的话,就有差距了。通过不断的国际合作让大家了解到,在科学方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产业发展当中,应当是胜者全得,这个对于中国创新的生态改变发挥了很大作用”。
全球进入科技创新密集时代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战略项目部主任、国际科技园协会国际董事戴维福勒认为,“对于国际合作的障碍或影响国际合作或创新的、国家之间合作的障碍,主要是缺乏长远的视角,我们要看现在社会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多样的,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独立能够解决的”。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认为,“全球已经进入到了科技创新的密集时代,科技创新需要营造出知识创造、制度创造的氛围,也需要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还需要高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不是一个线性的模型,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模型和战略的模型,它需要全社会各系统做出响应”。
中关村探索创新体系管理
“政府在创新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认为,“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是没有中介机构的,科技信息交流缺乏让研发者和市场对接的平台。也缺乏融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还缺乏相应的科技研发公共平台。政府需要在政策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企业还是比较弱小的,政府应该帮助企业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结构。”文思信息董事长陈淑宁表示。
中关村已经意识到创新体系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作用。
“中国创新体系管理和其他国家政府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在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在创新体系的营造过程中,政府部门一直在起着主导作用。”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表示,“中关村是中国科技体制先行先试的重要试验品,在中国科技体制的创新过程中,中关村围绕成果的转移转化,围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结合等方面,一直不断地做政策性的尝试,以促进和培育企业快速成长”。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09/201209203353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