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职业经理人创业易失败:过多谈论梦想 缺乏偏执精神

第一,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做职业经理人时,手上掌握的资源都是在企业的平台上累积上去的。这样就会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产生一些误区,觉得自己个人能力足以达到那些东西。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经营者。
2012-09-14 08:48 · 创业邦  及轶嵘   
   

  北京新七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左英杰,创业前曾任创维中国区域营销总部副总经理兼华北区总经理、物美电器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他创办新七天电器网并任CEO。由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他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职业经理人创业为什么容易失败?

  我曾经对想要自己创业的职业经理人朋友说过,我下面的话如果你能理解深刻,可以帮你少犯最多10%的错误;理解不深刻,我犯过的错你都会再犯一遍。

  *,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做职业经理人时,手上掌握的资源都是在企业的平台上累积上去的。这样就会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产生一些误区,觉得自己个人能力足以达到那些东西。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经营者,而只是在帮企业完成一部分目标,全局性的问题你理解得就没有那么深刻。

  比如现金流,你就不会考虑,公司账上永远都有钱。但自己创业就不一样了,你*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现金流的问题。

  再比如团队,我在创维的时候,带领一个团队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毕竟到你手下的人已经经过了很多轮的培训,大家的价值观基本相同。但如果自己创业,凝聚员工的手段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对赚钱理解有偏差,过多谈论梦想。职业经理人不应该谈梦想谈得太多,梦想每个人心里都有,特别是从大企业出来的人,杰克·韦尔奇你也一起吃过饭,比尔·盖茨你也见过一两面,听惯了他们为改变世界而创业的故事。但他们从来没告诉过你,他最初创业的一两年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大多数伟大的企业家,都有对财富增值的热爱,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为了生存而奋斗。你生存下来,才会慢慢改变行业的格局,实现技术的革命。

  第三,缺乏偏执精神。职业经理人一般发展都比较顺利,大学毕业后升得比较快,到了一定层面之后,他比较不容易对一件事情专注。比如我在创维的时候,会有很多机会来找你。后来我经营新七天的这四年,看到很多机会,就想去试一试。但试到一定程度,发现前面有很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很轻易地放弃了,又去寻找新的机会。不停地摇摆在各种机会之间。

  但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做事情都非常专注,有点偏执,能把一件事做到*。他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诱惑,是跟他们在创业之初碰到的困难有关系的。那时他要面对很大的生存问题,所有的精力都必须集中在一个方向,那就是生存。

  第四,把核心竞争力想得太玄。很多职业经理人来自大企业,把核心竞争力当成一件很重要得事情,做很多的数据调研去寻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感觉,核心竞争力不是规划出来的,是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试错调整的结果,最初就是企业的生存力。

  第五,不对等交换资源。我刚创业的时候,某家比较知名的报纸,送了我半版的广告支持我创业。在创维的话,如果做半版广告,起码当天能接到 500-1000个热线电话,一定会实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营业额,这5万块钱的广告费一定会赚回来。但“新七天”的广告打上去之后,尽管手机、电视等产品价格都非常低,但一天只接到一个电话。营业额只有一单。

  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对新七天的品牌不认知。人家对品牌还有疑虑,怎么可能打热线电话去购买呢?而且你整套的流程都还有问题,不能给顾客好的购物体验。这时候去打广告是浪费。你发现,你会浪费很多人脉。

  第六,不屑于从点滴做起。企业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是用企业有限的资源,用很低的成本,去匹配小范围的精准客户,将需求和体验形成一个闭环,我们称之为口碑。这样的闭环如果能持续下去,并且还能增值,那么企业就能够生存。

  第二个阶段是用企业扩大的资源,去满足从各种地方获取的精准的消费人群,我们称之为广泛的精准消费人群。这一定是建立在企业的资源获得了增值或有了外部投资之后。你要到广阔的人海中寻找目标人群,可能要做线上的精准投放,这样就形成第二个闭环。这是企业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三个阶段: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源匹配之后,满足广泛的非精准人群。像京东,现在会去投放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投放框架广告和车体广告,赞助各种 F1赛车。这时候受众人群已经不精准了,你不能希望一个人看了非诚勿扰的广告之后,立刻来购物。但这是在宣传一个品牌,哪怕三五年之后他想网购,有可能会想起京东。这是用巨大的企业资源,去匹配广泛的人群。

  职业经理人容易犯的错误是,上来就走第二步。不屑于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做*步,这是由他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职业习惯造成的,因为他们所服务过的企业都是在走第二步或第三步的。

  总之,从职业经理人到自己创业,是对以往人生观、价值观的挑战和颠覆,战胜了自己,才有可能成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