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高原资本:从360到趣游 “较劲”的投资公司

高原资本在投资圈里的确并不高调,甚至有点神秘,但口碑良好。涂鸿川与叶冠泰每年也会看两三百家公司,但他们却为自己树立了几项硬指标:必须是TMT行业企业,*在“一岁大”左右,要由高原资本领投并占股达到20%。
2012-09-05 08:49 · 创业邦  曲琳   
   
 

  “川式”风格

  涂鸿川喜欢创业者管他叫“川”。7年时间,他陪伴高原资本在中国成长。可以说,这家投资公司带着很强的“川式”风格。

  他做投资已有17年了,而且投过全球各地的项目,借用他的形容,“工作就像流浪”。1995年他加入集富亚洲,在中国华南地区做投资。那时他的领域是“海外与高科技投资”(中国属于该公司的海外市场),秉承着“TMT行业全球通”的理念,各地的高科技公司都会关注,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都居住过,还在美国主导了一个新基金的投资。

  2008年,叶冠泰离开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来到高原资本,这家公司开始进入一个有趣的阶段:两位合伙人经常要密切合作,共同商量(当然也没有其他人可提供参考),彼此会换着项目去看。目前投资的公司中有4家是两人共同担任董事。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川喜欢拎个皮包到处跑,大学时学的是市场营销,性格阳光;叶冠泰是技术出身,被涂鸿川称作典型的“理工科男”,理性谨慎,文质彬彬,拥有两项美国半导体处理技术专利,管理过芯片生产线。那次趣游去拜访硅谷,叶冠泰与涂鸿川全程陪伴兼做司机,加上趣游CTO、CFO与玉红共五人,一路聊得不亦乐乎。“明显感觉到冠泰的性格和川很不一样。他经常很体贴地问大家要不要吃这个、尝尝那个,特别细心。”玉红说。

  “我觉得一家投资机构*的风险是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同样的理念,这要靠时间去融合。”涂鸿川总结,“我和冠泰的性格可以说是接近于180度的不同,但是我们有共同点,对一些东西都会表示认可,而且我们之间的沟通其实成本非常低的,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有一个中间看法。”

  “基金也有企业文化,就像投资创业公司一样,我比较喜欢的情况是,CEO的左手、右手合伙人与他的性格是不同的。有些公司是做技术的看不起做销售的,这就影响发展了。我们必须学会接纳别人的性格、别人的思想。”

  从人数多、岗位复杂的大投资基金角度来看,会很奇怪这两人是怎么支撑起一家投资公司的大部分工作的。他们两人通常是一个项目跟到底,尽职调查、财报分析、律师合同、法务等。“其实人海战术更像是PE的做法,因为那些项目巨大,需要做很多分析。我看到不少的VC也有庞大的军队,觉得也不错,但是做早期的话风险特别高,如果合伙人不是自己亲力亲为,风险会更高。”

  有一次,一家著名基金合伙人找他聊天。对方同时担任16家公司的董事,涂鸿川和他开玩笑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把16家公司的名字写上,你来分别把那些CEO的名字一一匹配!“我自己最骄傲的是,可以随时直接接到投资公司CEO甚至副总的电话。有很多公司被投资之后,*次见到的是合伙人,第二次开始,就只能见到投资经理了。高原资本包括美国总部来说都是合伙人数量较多的,很多人之前都是创业者。”

  还有其他朋友向他炫耀,自己投资的公司很多,一年有3个IPO。“那算啥,360一个退出就比他们3个IPO所挣来的钱要多很多倍!”

  他也曾为无法进入一些投资权威机构排行榜而困惑,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像我们这样的打法,永远进不了排行榜。那是他们的标准。在中国,多数人会认为投得多才是实力。我们的打法基本上跟硅谷的打法吻合。在硅谷,好的VC不会说我投了多少个公司,而是靠回报,以及你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

  不过,近几年,美元基金在中国的行事风格在不断转变,高原资本在中国的打法却尽量保持不变,这让美国总部很欣赏,认为这是一种美式风格与中国市场的结合。他们甚至反过来借鉴“川式”做法。

  “这几年很多VC突然就去做PE,然后又天使,然后又跨领域,又做人民币基金,有可能最后也不知道在干嘛。而我们保持着基本核心的东西没有改变,有疑惑的时候,会知道是执行出了问题而不是战略。我们一直在回顾案例。TMT领域基本上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突然做农业,我真的不明白这个产业链是怎么样的,这个公司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些人到底是谁。”涂鸿川说,“但如果你的战略一直在不断地波动、在改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头看。”

  从360得到的

  每家基金都有最经典的投资案例。奇虎360之前,周鸿创办的3721拿到过集富亚洲的投资,涂鸿川与他早就相识。投资时高原资本还没有办公室。在奇虎360成立一周年的时候,高原资本投资1750万美元成了*的投资方,约占总投资额的70%,IPO前持股17.69%,IPO后稀释为15.94%。

  涂鸿川记得奇虎360是如何将奇酷、社区搜索等四五个业务一一砍掉的,也记得“3Q大战”的过程。但他最难忘的是从收费到免费的那次决定。在高原资本投资的时候,360的年收入在1000万以上。在多次交流中,周鸿表示收费是不会长久的,因为杀毒这件事的成本很低,产品也没有太多创新,本质上还是倒买倒卖,只不过是每个月“吓唬用户”一次。周鸿对涂鸿川说,做免费,我们不会吃亏。

  接着在董事会上他宣布,从下个季度开始,收入变为零。其他董事的反应十分激烈,还有与周鸿当场对峙的。而涂鸿川一直表示支持:“那个决定就相当于一刀,一刀砍下去360的整个定位都不同了,别人也不敢短期做免费。现在想来,它太重要了。”

  奇虎360赴美上市,涂鸿川与奇虎360团队站在一起,那张照片也被挂在高原资本会议室的门口处,而周鸿对高原资本的褒奖也放在高原资本网站首页。涂鸿川认为自己是“*没有跟周鸿吵架的人”:“我觉得投资360*的收获是与周鸿成为哥们儿,虽然他这个人比较爱吵架。有很多决定,不需要和他交流,我就能理解他的想法。”

  “做了17年VC,我觉得我没有本事创业,也没有胆量全都抛弃掉来创业。创业者的赌注很大,在初期的时候都没有什么时间与儿女在一起,牺牲天伦之乐,把财产拿去抵押。跟这些创业者比起来的话,我们所谓的‘风险投资’,其实风险小很多。你看他们在拼命地干,你作为董事的话,能够不出力坐享其成吗?我觉得做到现在,真正的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激励。”

  所以他与叶冠泰尽量保证有80%的时间与投资公司混在一起。“有人说VC能给创业者增值是瞎说,不过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如果投资人不去帮助创业者,就是等于把风险高了。”

  在高原资本的帮助下,趣游为*个海外市场的高管进行了面试,寻求到了海外重要伙伴EA的合作,也找到了CFO,上市事宜更是由高原资本全权负责。涂鸿川有时候会介绍大公司管理的经验给玉红,他清楚企业到了这个阶段需要加强管理,但这是自己很难提供的。

  “回到当初我为什么选择高原资本。有些基金很大牌,投了很多项目,看着挺High的,但是你想想,他有多少时间给你呢?就像一个人交了很多女朋友,他能给你多少时间呢?他的基金很大,但那跟我没关系,我相信他们有专业的人,但是他不一定把他*的人给我。”

  所以,被投企业的创始人也很为高原资本帮忙。涂鸿川打算投资VIVA的时候,这家公司拥有3个业务,他找到周鸿,两人一起去和韩颖聊了聊,建议他做减法,而且可以做免费。此后VIVA的模式有些类似于手机上的免费杂志内容平台。

  涂鸿川也热衷于花很多时间和创始人一起张罗商业模式的变化。他与韩颖一同策划,将杂志上的广告位延伸到手机上;最近又将发布一个新项目。“反正我们平时接触信息多嘛,就问问他,要不要试试。”

  眼下他又要忙于今年投资的几个项目。“都说今年形势差,我相信大潮退去就能看到谁在裸泳,反而更清楚。前几年有一家公司要融资,很多投资机构就一窝蜂追上去‘扣住’,今年反倒是我们的机会。这一次我们的想法又与他们不同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