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家族企业接班:“创二代”迎挑战 拒绝“拼爹”

然而有一群“二代接班人”在别人还在“拼爹”的时候,放弃了由父母安排的稳定而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机会,选择了脱离父辈的原始产业,从头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人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余明阳教授把这群人称作是“创二代”。
2012-07-09 11:41 · 创业邦     
   

  背靠大树好乘凉。父辈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二代们拥有了优越的生活后或许会有点桀骜不驯,因此“二代接班人”已经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了贬义的标签。

  然而有一群“二代接班人”在别人还在“拼爹”的时候,放弃了由父母安排的稳定而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机会,选择了脱离父辈的原始产业,从头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人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余明阳教授把这群人称作是“创二代”。

  “创二代”的挑战

  为了融资,苏州汉朗光电公司创始人、总裁兼CEO段刘文跑了20多家VC,碰了多次壁,在VC挑剔的目光下不断地修改方案,最终用诚意和专业打动了软银,获得*轮融资。

  即便如此辛苦,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向父亲、有着“中关村村长”之称的四通集团老总段永基,开口要钱。而在短短4年时间,凭一己之力他将50万元的小作坊打造成为市值近5亿元的大企业,财富增值近1000倍。

  这样的“创二代”,在余明阳对中国家族企业的调查中,大约占到企业家二代的15%,“其中大部分做的是跟自己兴趣相关的事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做投资公司,还有一部分是接手父亲产业帝国中海外市场的独立部分。”

  与创一代相比,创二代所处的时代背景大相径庭,其创业起点也截然不同,余明阳发现,尽管跟人的教育背景、个人特点、从事行业、发展履历各不相同,但某些特质却是具有共性的,比如教育良好,大多有国外留学背景或是在国内大学获得博士、硕士、EMBA、MBA、学士等学位,受过非常系统的教育培养,视野开阔,多数具有领导特质等。

  正因为创业企业家的子女们的成长环境通常要优越得多,普遍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眼界开阔,“思考问题的起步阶段就已摆脱了最基本的生存与安全的需求,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情感与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认为,这就注定了他们与父辈们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后辈们真有自己专注的行业和领域,不妨让他们去闯荡一番。正如当年的创业者们一样,谁又能料想到自己日后必能摆脱贫穷,身家亿万?”王均豪在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大会上向《*财经日报》表示。

  新解“创二代”

  不过即便是回归了自己父亲的产业,中国天正集团战略与业务发展部专员高啸认为,自己也算是“创二代”。曾在外资银行工作过的他,已经决定回到父亲的企业,并从底层做起。

  “并不只是脱离父辈产业、在外创业才是‘创二代’”,在他看来,在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二代更肩负着企业转型变革的重任,这同样需要创业创新精神,因此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二代”。并且,更加激烈的商业竞争也向二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又要有国际视野。”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