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盘点中国版TechCrunch:活动是标配 数据库是衍生品

其中一些网站已经拥有了风险投资背景,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将被当做生意来进行运作,那么它们是否会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
2011-12-14 11:12 · 创业邦  曲琳   
   

  美国的TechCrunch原班人马相继离职,中国的学徒们应该怎么模仿?

  对于很多美国IT创业者来说,早上醒来的*件事不是查收邮件,而是上TechCrunch看行业新资讯。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科技博客在2010年被美国在线收购,但江湖地位积累多年,创始人Michael Arrington拥有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美国创业者评价,“能被TechCrunch报道就是成功的一半。”当然,原班人马相继离职的消息,也让人对这个网站的前途心存疑虑。

  10月底在北京举办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吸引了无数中国创业者的关注。而处于全球创业焦点之一的中国当然不乏TechCrunch的追随者,科技博客、科技媒体在近几年扎堆出现,线上数据库甚至融资平台也应运而生。若将其暂统称为IT创投圈网站,它们的定位都可大体归纳为“IT行业的创业与投资”。

  它们的出现毕竟是件让创业者们受益的好事,但几个问题值得思考:这些站点的信息源不免雷同,究竟是立志做中国的TechCrunch,还是TechCrunch的中文版?其中一些网站已经拥有了风险投资背景,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将被当做生意来进行运作,那么它们是否会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难道只能靠线下活动、数据库与融资平台来扩展想像空间?而在接受投资之后,背后的投资方大佬是否会掌握话语权,进而弱化它们的第三方媒体身份?

  科技博客——活动是标配

  代表案例:36氪、动点科技、爱范儿、Tech2IPO

  这些网站多是报道IT领域早期创业公司、投资案例,以及一些行业评论以及原创访谈等。他们与Techweb为首的科技媒体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转载,而前者可以体现出博主自己的立场与价值观。此类科技博客的新闻源往往包括TechCrunch与一些外媒,若网站内容偏向于报道中国网站,自主采写的比重会更多。

  它们的另一个“标配”是线下活动,例如Tech2IPO的Startup Engine(创业引擎)、36氪的“开放日”、动点科技的“TechNode Touch(TNT)”沙龙。线上广告难挣钱,因此线下活动任务繁重,可以通过其挣赞助费,找到读者并进行沟通。

  数据库——自然衍生品

  代表案例:D.Tech2IPO、动点智库

  信息量的增加促使这些网站构建自己的数据库。据称,Tech2IPO数据库的母公司是一家新型股权交易所,内部数据库处于非公开状态,而他们的线上数据库D.Tech2IPO采用Wiki 的协作方式开放编辑接口,并拥有专门的项目评审团队进行筛选,但目前盈利方式并不明晰。

  融资平台——社区?生意?

  代表案例:Angel list、AngelCrunch、36氪私密投资人群组

  这个灵感要归功于美国的Angel list,它更像一个实名认证(需要介绍)、目的性明确的窄众社区,汇集天使投资人与创业项目,可以双向沟通并看到对方的圈子;而国内出现的AngelCrunch据说得到了李开复(微博)的投资,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书、估值模型等指导,其介绍中提到,已经建立一个项目筛选团队,包括技术专家、投资人、产品经理、运营专家,经过近三个月线下约谈筛选了超过500个项目,此外若投资人希望领投时还可以向关注者群发信息号召大家跟投。不过投资毕竟需要多次线下洽谈,能否投资成功很难监测,因此这类网站是否会收取服务费尚难以判断。

  App“门户”——涉及交易

  代表案例:威锋网、雷锋网、App汇

  无线互联网的兴起使每个App应用开发小组都可以拆分为一个小型创业单位,App应用数量繁多,将此类网站归纳入“IT创投圈网站”也不为过,一些科技博客也拆分了专注于无线互联网的版块作为“副牌”网站。“在苹果公布iPhone的同一天诞生”的威锋网已经拥有一定影响力,从社区讨论平台到资讯发布,再到自主研发App应用或认证开发,走向多元化发展;App汇还推出了“限时免费”,用户对一款收费感兴趣可以将其标记为“想用”,限时免费时网站会进行通知,或者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并推送应用。

  盈利不乐观,不如选择小而美

  刘二海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

  国外几乎所有重要的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都有科技板块,对创业公司也时有报道。科技博客非常受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欢迎,但盈利却不是很乐观。有消息透露TechCrunch售价是3000万美元,比起众多互联网企业的并购,这并不算很大。

  未来这类企业的走向会是什么呢?它们有可能做得很大吗?下面给出了三个发展方向:

  其一,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媒体,一方面从创业媒体延展到科技媒体,另一方面是后台数据和素材,通过多种外部表现形式表现,比如会议、视频、杂志、网站、选秀、活动等。

  其二,专业的科技创业媒体。可以做得非常专业,非常有影响力,但可能不能太着急赚钱。最终,会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企业,像TechCrunch一样。

  其三,做成电视媒体。《波士堂》、《谁来一起午餐》都是很好的形式。原来《赢在中国》也曾红极一时。值得借鉴的是动画“喜羊羊”,在电视上没有多少收益,通过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不同渠道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善于转换有时候非常重要。

  因为不够独立,所以无法犀利?

  卢刚:动点科技创始人

  我从2006年在英国的时候做科技博客向老外介绍中国网站,后来2007年有了中文站。当年我们那批科技博客剩下的不多,每年都有新的博客起来,今年年初TechCrunch被收购,很多人没想到博客也能做这么大,好像突然像个生意了,听说有些博客还拿了投资,我觉得对行业来说是个促进。

  我们都想做成中国的TechCrunch,但是我们不能以一个单纯的媒体来解读TechCrunch,Michael Arrington最初几年没有那么犀利,但是积累几年后就锋芒毕露;今年TechCrunch卖给了美国在线,由于是卖给媒体,所以相对容易保持第三方身份,但Michael Arrington想同时做投资,让自己指定的人才执掌博客,他的东家美国在线不同意,他甚至希望把TechCrunch从对方手里重新买回来,这一点很值得佩服。

  但是中国很难容得下Michael Arrington这样有个性的博客掌门,很多互联网大佬会不爽你,加上你又拿了些投资,谁也不知道能独立多久。包括我自己也是,曾经有一个谷歌的VP来上海,介绍我给她的朋友,说我有点像中国的“Michael Arrington without attitude”,我后来想了想,说的有点意思。国内的科技博客个人色彩的东西不够多,有变成下一个Techweb的倾向,所以我不愿意接受公司性质的投资,*是个人名义的投资,还得加上一条,尊重我们团队的自主性。

  盈利模式也是个问题,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就是投广告先问流量,科技博客其实相对窄众,挣不到广告只能认了,我现在能想到的盈利方式只有做活动找赞助;做数据库是个自然而然的决定,*做到维基百科那种自动更新的状态,但是不知怎么挣钱;有人做类似Angel list的模式,但是运营者一定要足够懂投资和创业,本身把这个社区做起来就很难;可能博主自己去做投资是一个办法,虽然我一家都没投,但是总有人问我最近投了哪些项目,他们觉得你离创业公司近就应该去做投资。我们既是创业者又是媒体人,总之,科技博客这件事想做好挺难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