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40亿美元!一家四川企业收购了全球锂业巨头,上演“蛇吞象”一幕

一旦交易完成,天齐锂业将会成为全球锂业的“新霸主”。
2018-05-22 17:15 · 投资界  刘传   
   

  又一起典型的“蛇吞象”跨国收购案即将诞生。

  投资界(ID:pedaily)消息,5月21日,中国锂业巨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购买SQM 公司23.77%股权的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自筹资金约40.66 亿美元(约人民币273.80亿元),收购全球锂业巨头SQM 23.77%股份。一旦交易完成,天齐锂业将会成为全球锂业的“新霸主”。

  此前,SQM曾与中国金沙江资本传出“绯闻”。据路透报道,2017年7月,金沙江资本或购买SQM约20%的股份,按当时的市值价略低于19亿美元。彼时金沙江方面的代表还远赴智利和当地官员会面。

  “蛇吞象”收购案:8年营收只抵收购价的一半

  在外界眼中,体量较小的天齐锂业收购巨头SQM,无疑是一起典型的“蛇吞象”交易。

  资料显示,天齐锂业位于四川,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其主营业务包括固体锂矿资源的开发、锂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锂矿贸易三部分。2017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54.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09%。按最新股价计算,天齐锂业市值大约为667.19亿人民币。

  而SQM是全球老牌锂生产商之一,2017年SQM的产能为4.8万吨,其在锂资源市场的占有率在25%左右。在锂化工行业,智利SQM与美国雅宝(Albemarle)和美国FMC公司被称为锂供应商三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80%的卤水锂盐产量。

  梳理天齐锂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营收,得到一份这样的数据:2.94亿元、4.03亿元、3.97亿元、4.15亿元、14.22亿元、18.67亿元、39.05亿元及54.7亿元。不难发现,尽管天齐锂业整体呈现增长之势,但8年的营收之和仅为141.73亿元,充其量也只是收购价的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天齐锂业收购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跨国收购特别是如此大的标的,一般都是自有资金、定增、向中国银行申请跨境并购贷款或者发行债券,方式会比较多,被收购公司如果现金流比较好,意味着可以从银行借款,用公司股份作为担保和抵押,只要能覆盖银行的利息和本金就可以,然后逐年还清,这是很多跨国收购的常用“套路”。

  一位能源资本管理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锂矿资源是开采空间比较大,现金流比较好的资产,一般银行都会放贷,只要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后,资金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过程曲折:遭遇智利监管部门阻挠

  不过,这笔天价收购案并非一帆风顺。

  早前,智利生产促进局要求反垄断机构阻止将SQM的股份出售给天齐锂业等中国公司,理由是这可能会扭曲市场竞争,令中国在全球争夺锂资源及发展电动汽车方面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转机出现在智利大选之后。据外媒报道,2018年3月16号,智利新政府一名不愿具名的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新政府正在研究智利生产促进局在一周前提交给智利反垄断机构的关于阻止天齐锂业及其他中国公司购买加钾所持SQM32%股权的报告。

  对方透露,原则上智利的政策是不应以国别因素而阻止交易。当时有分析称,智利生产促进局前任负责人比特兰对中国的行业竞争者充满敌意和偏见,在卸任前提交了这么一份荒谬的报告,作秀意义大于实质。

  与此同时,这桩交易也惊动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今年4月,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在接受智利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齐锂业收购SQM股份是企业自主行为,至于天齐锂业是否能够收购、通过什么途径收购等完全取决于智利有关法律和具体程序。对于智利生产促进局此前的阻挠做法,徐步认为这是将一起纯粹的商业行为政治化,这可能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最终,在多方的斡旋下,天齐锂业收购之路才峰回路转。

  中国资本开始主导全球锂业话语权

  天齐锂业“吞下”巨头SQM,刷新了一个从传统产业起家的四川区域性公司的发展轨迹。

  事实上,天齐锂业从来就不缺乏“传奇”。其前身是四川遂宁市下属射洪县的一家县属企业“射洪锂盐厂”,2004年这家工厂累计亏损已高达6232万元,不仅资不抵债,还成为了当地政府严重的包袱。走投无路之下,当地政府找到了蒋卫平和他控股的天齐集团,经过整体并购后成立了天齐锂业。2010年,天齐锂业实在深交所IPO上市,成为创业板上一家锂业明星企业。

  一直以来,中国的锂矿资源多依赖于进口。为了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天齐锂业于2014年5月,斥资50亿美元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公司(Talison)母公司文菲尔德(Windfield)51%权益收购,间接控股泰利森锂业。这笔收购至今仍被视为中国锂行业史上的里程碑。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锂矿资源变得紧俏。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虽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但无论哪一种技术,都离不开锂。

  因此,全球锂业收购大战升温。2017年8月8日,日产汽车动力电池业务(AESC)把100%股权打包出售给金沙江资本;2018年2月8日,西藏珠峰拟作价不高于2.65亿加元 (约人民币13.60亿元)收购一家加拿大矿业公司,后者在阿根廷和南美拥有多个锂盐湖矿项目。

  如今,随着天齐锂业把全球锂业三大巨头之一的SQM“收入囊中”,无疑会令这场收购浪潮更热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开始渐渐主导全球锂业的话语权。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传,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805/43154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