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迎来新一轮繁荣期 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本周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新数字淘金热》的分析文章。文中称互联网新一轮繁荣期已经到来,技术、资金和全球化这三驾马车驱动了本轮热潮。然而,这是否也意味着新的科技泡沫再次出现呢?或许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节制自己的欲望,在适当的时机果断抽身离场才是正道。
2011-05-16 08:49 · 搜狐网  MK   
   

  守护天使

  多亏了这次繁荣的第二种驱动力量,融资,这些公司才不缺乏迫切的支持者。尽管有些公司规模太小,不能吸引众多风险投资公司,但它们却是财力雄厚的个人投资者所争相笼络的对象。用该产业的行话来说,这些投资者就是“守护天使”。这些金融家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中发财致富,渴望将自己的知识和资金投入到今日的这些小型公司当中。

  有一些“超级天使”,如Aydin Senkut,Google前员工,投资机构Felicis Ventures的运营者,还有Mike Maples,管理着Floodgate公司的一位软件企业家,他们时不时地进行一些风险投资,投资规模可媲美向众多机构性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投资的传统风险基金。在这种情况下,高达100万美元的个人投资都是家常便饭。有时,“超级天使”们团结协作,甚至能够为初创公司提供更大数额的资金。

  累计的投资数额让人瞠目结舌。根据新罕布什尔大学风险投资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的天使投资人去年共向初创公司投入了200亿美元,比2009年的176亿美元有所上升,这一数据几乎和美国国家风险基金协会宣称其会员在2010年投资的220亿的金额不相上下。投资者的资金大多数流向了消费互联网公司和软件应用开发公司。

  一些相对成熟的科技公司的融资情况也有所改变。在过去几年,诸如Andreessen Horowitz和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这类的精英风险资本公司已经募集了几十亿美元资金建立新基金。部分资金已经被用于“后期”投资,用于如同Twitter和Skype这样的公司,这让这些公司能够保持比一般情况下更长时间的非上市、独立状态。

  将互联网公司列入发展目标的不仅仅是风险投资公司,有人称,一家原名为DST的俄罗斯控股公司Mail.ru和其相关的投资基金DST Global引发了这场繁荣。2009年,美国大多数投资者都坐守不前,而Mail.ru和DST Global却向Facebook和Groupon这类迅速发展、前途美好的公司注入了几百万美元的资金。最终,这些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美国的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公司,甚至一些共同基金都开始追随这一步伐,纷纷陷入对热门互联网公司股票的不断追逐。包括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在内的投资银行也开始建立基金,帮助有资金实力的客户购买股票。

  随着SharesPost 和SecondMarket这类美国二级市场的出现,这一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二级市场让专业投资人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私有公司的股票交易,并让公司员工和天使投资人抛售股票的过程更加简单化,同时,让整个世界见证了一次股价的飙升。

  美国消费电子公司并不是这一现金潮的*受益者,此次繁荣的第三股推动力量是该产业的快速全球化。欧洲费尽努力才建立起一套名副其实的企业家生态系统,许多著名公司都位于其中,包括Spotify,一家拥有超过1000万名注册用户的英国瑞典合资音乐在线播放服务公司,还有Vente Privée,一家年收入10亿美元的法国服装折扣店。

  然而,让人更加印象深刻的是,最近的一批加入者中有很多都是之前一轮中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而且用户数量正以最快的速度增长。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预测,到2015年,该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将会从去年的4亿5700万上升到7亿。同时,中国的网民不再仅仅利用网络玩游戏,而是开始进行许多其他的网络活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购物。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在2010年和2015年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销售额将会翻两番,由710亿美元上升到3050亿美元,达到世界最高的交易额。

  这类预测刺激了大量国内外风险资本的投入。尽管中国风险基金募得的资金在2009年出现了探底,但它整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增长。根据调研公司Zero2IPO的统计结果,募得资金的数额由2006年的接近40亿美元上升到了2010年的超过110亿美元。用于投资的总额也由18亿美元上升到了将近5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了互联网初创公司。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