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独家|同创伟业郑伟鹤:17年前从律师转战PE,今年拿下10家IPO

浮沉17年,从证券律师到投资人,作为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PE的创始人,郑伟鹤见证也亲历了中国本土创投的洪荒时代。
2017-12-11 14:03 · 投资界  刘全   
   

  点击图片进入2017投资界TOP100总榜单

  7月12日,清科集团旗下中国创业与投资第一门户——投资界(www.PEdaily.cn)与清科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国内顶级私募股权数据库私募通提供数据支持,前后历时4个月筹备评选的「2017投资界TOP100投资人」榜单隆重发布。

  「2017投资界TOP100投资人」总榜单上每一位投资人都有着深刻的行业洞察,决策敏锐果断,在诡谲的创投江湖中辨识千里马、独角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接下来,《投资界》将对上榜投资人进行追踪报道——从人生履历到经典案例以及背后的投资逻辑,《投资界》将一一放送,敬请期待。

独家|同创伟业郑伟鹤:17年前从律师转战PE,今年拿下10家IPO

  姓名郑伟鹤

  年龄:51岁

  职位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投资案例达安基因、 三利谱、欧菲光贝达药业华大基因


  和郑伟鹤常打交道的媒体似乎都有一个感受——这个大佬太谨慎了,遇到稍有敏感的问题,“暂时不方便透露”就会条件反射般从他嘴里冒出。“这算是职业病吧,在投身PE之前,郑总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首批证券行业律师”。同创伟业的员工私下常这样打圆场。

  彼时,郑伟鹤是深圳证券律师界的“明星”,负责多家上市公司的法律业务,其中包括万科。郑伟鹤和万科前董事长王石相识已久,交情很好,“我俩都喜欢运动,当时还组建了一个四六荟,什么意思呢?这个俱乐部只把想拥有四块到六块腹肌作为锻炼目标的人加入。”郑伟鹤笑道。

  2000年6月26日,郑伟鹤转战PE,与黄荔创立了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同创伟业”)。迄今为止,同创伟业一共收获了55家上市公司,其中IPO 38家,通过并购上市17家。在圈内,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同创伟业是项目成功率最高的本土创投之一。

  浮沉17年,从证券律师到投资人,作为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PE的创始人,郑伟鹤见证也亲历了中国本土创投的洪荒时代。

  律师出身南下深圳涉足投资

  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大幕正式开启。也就在此时,南开大学硕士毕业的郑伟鹤来到深圳,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深交所上市部。

  “刚到深圳的时候,为了完成原始积累,无论夏天有多热,我都不愿买空调,早上洗个澡就很爽了,上下班都尽量骑自行车。”郑伟鹤曾回忆说。

  这份经历并不长。在获得全国首批证券律师资格后,郑伟鹤转身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十年间,他亲办过全国超过60家上市公司的法律业务,包括深圳发展银行、万科、深科技、深南玻、许继电器、中兴通讯、西藏明珠、烟台冰轮、新疆广汇等等,是同期市场最为活跃的证券律师之一。

  多年的历练,郑伟鹤对于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已了然于胸,“我闻都闻得出来哪些企业可以上市”。 “转战”投资领域也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2000年,同创伟业成立,郑伟鹤正式迈出投资生涯的第一步。这一年前后,正值本土创投“井喷”,然后,好景不长。2001年初,纳斯达克神话破灭,香港创业板也从1200点跌到最低的100多点。2001年11月,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顿主板,故创业板计划被搁置。

  创业板希望破灭,让深圳的本土创投们一夜回到“解放前”。当时创投企业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炒股,因此,郑伟鹤作为创始人,与蒋锦志创办了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但是,2001年至2005年股市亦没有像样的行情,因此,许多创投企业倒闭。到了2006年,在深圳有经营活动的创投机构只剩下27家,管理资本总额只有111亿元。

  郑伟鹤曾回忆,那是一段备受煎熬的日子,“2000年成立时,大家都非常期待创业板开闸,投资了很多项目”。所幸的是,2004年,随着中小板的开放,同创伟业所投资的达安基因实现IPO,随后在2005年轴研科技也顺利实现了IPO,同创伟业在深交所中小板开板前50家中占据两席。

  亲自操刀第一家合伙制PE诞生

  2006年到2009年,被郑伟鹤视为自己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经历了中小板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2006年开始拉开了人民币基金的第一个阶段,郑伟鹤敏锐地嗅到时机到了,在他的主持下,同创伟业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南海成长一期基金。

  “2007年6月1日,我国新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这为成立合伙制私募基金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当时还没有人来吃这个螃蟹,前面没有可因循的例子,所有的法律框架、法律文本都是我自己按照国际惯例一条一条起草的,为这个行业制定了5+2的标准。”郑伟鹤回忆。

  之后的两年,同创伟业和大部分本土创投机构一样经历了“悲喜两重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一些LP的资金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LP要求退出,同创伟业募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转机在2009年,证监会耗时10年磨砺打造的“中国纳斯达克”——创业板”火热出炉,苦苦撑着的本土创投迎来了爆发。

  2010年,同创伟业一口气收获了8家上市公司,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除共同创始人黄荔之外,深圳资深投资人丁宝玉唐忠诚等也相继加盟成为合伙人,投资团队也不断扩展,汇集了国内外投资银行、著名律所、四大会计师所、国际咨询公司及大型实业背景的各类精英。 2015年7月15日,同创伟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成为国内第三家挂牌新三板的创投机构。在挂牌的同时定向发行股票,获得了国寿财富、泰康人寿百年人寿等机构投资人、华大基因、比亚迪等产业巨头、景林投资、前海母基金华兴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进入2017年,由于上半年IPO审核加速,同创伟业迎来IPO超强收获季。仅5月份,同创伟业就收获了3个企业IPO,挂牌了三利谱、晶瑞股份、韦尔半导体;收获了3个企业IPO首发过会,其中包括华大基因。“红五月,六连发”的现象,在中国创投圈里,颇为罕见。截止目前,同创伟业已在2017年创造了共10家企业IPO的卓著成绩。

  “最终决策靠的是一种感觉”

  郑伟鹤多年的律师经历,造就了他客观严谨的作风,“在投资上,我以及团队的特点是在保持谨慎的前提下抓住机会。”在谨慎的前提下,同创伟业每次出手,速度都很快,效率也出奇地高。以南海成长一期为例,在该基金成立半年内,其2.5亿资金被全部投资完毕,共投资了12个项目。

  “该做的分析都要去做,但很多时候,最终决策靠的是一种感觉。”更重要的是,投资机构应该在企业该需要钱的时候及时出手,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2010年,在所投企业欧菲光的引荐下,郑伟鹤和联合光电的创始团队接触。经过短短1个小时的交谈,他就决定投资联合光电。2017年8月11日,联合光电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市值由当时估值的7500万到目前的80多亿人民币。

  其实,这种感觉并非没有目标,或仅是感性的冲动。在投资策略方面,郑伟鹤的思路非常清晰——先确定大方向,再抓住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

  “我并不是特别好强一定要争第一的人,但我们能够取得这么多第一,是因为我和我的团队确实有一种顺势而为的能力,对国家政策动向、经济走势以及市场的变化有深刻的理解。与其说我们善于抓住机会,不如说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郑伟鹤做事情规划性很强,会按照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去实现。他说:“有使命感的人就是没事儿找事,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当事。”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郑伟鹤曾经转发过一个微薄,里面反映了他对投资的认识:“人生和投资有个根本共同点:两件事中我们都是拥有者,而不是被雇佣者。从投资角度说,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初级是对自己的投资,努力学习,发展自己的长项,改进自己的弱项;中级是用赚的和控制的钱投资,以钱生钱;高级是对他人的投资,能识才用才,创造环境让一起工作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最好的投资是不退出

  创投圈广泛流传这一个观点,“退出就是王道”,但郑伟鹤并不这样认为。

  “在我看的话,没有一个绝对的退出之道。巴非特投资的话,最好的项目长期持有,对公司来讲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巴非特做了80岁、90岁自己还不退出,自己还在干。”郑伟鹤直言,最好的投资实际上就是不退出。

  退而求次是IPO退出。郑伟鹤曾多次公开预言,2017年是IPO大年。2016年11月份新股发行开始提速,从7月份的20多家增加到当月的50多家,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策信号,一个加速的信号。他预计今年正常情况下今年会有300甚至400家企业在国内上市。除此之外,香港市场对新兴经济公司IPO有热度,而且有效率,因此港股市场也值得关注。

  此外,郑伟鹤认为并购退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退出渠道,“包括我们自己的很多企业,在做并购退出的案例里面通过并购案例也有15家以上,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其实IPO退出不一定适合每个企业”。

  谈及新三板,郑伟鹤认为其实新三板尽管不能退出,流动性不多,但是也是一种进步。在中国现有市场中,有些市场确实不规范,老板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如上新三板,使企业更加规范。

  对郑伟鹤而言,其他常规的退出手段,类似于转让,也很重要。“把握机会,做VC的时候,A轮进去,C轮出来”。他说,投资不能死守,因为有些基金投资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干嘛非要IPO?目标不要定得太高”。

  “不要焦虑,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10年”

  投资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回顾过去17年,郑伟鹤的投资生涯不是没有遗憾,也曾交过一些“学费”。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项目,郑伟鹤个人认为,有争议并不代表它不是一家好公司,也不表示它的未来不美好。

  2011年前后,创业板开闸带来的红利引发了PE扎堆,同创伟业也跟着投了一些Pre-IPO项目,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受电商冲击的连锁消费项目。2017年初IPO加速,圈内Pre-IPO项目再次变得炙手可热,不过这次,郑伟鹤和团队已从过往的教训中汲取了经验,并未跟风参与,仍然选择并坚持产业投资的路线,以产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导向,在创造价值的路上,给投资人带来最大的回报。

  投资难免碰上焦虑的时候,郑伟鹤自认心态比较好,“在没项目做的时候,我就跑跑步、打打高尔夫”。

  算下来,今年51岁的郑伟鹤带领着同创伟业走过了17年。岁月如歌,当年那个孤身南下的大学生,如今已成为了中国一线本土创投机构的掌门人。一路走来,郑伟鹤感触颇深,无论做人还是做投资,别着急,“不要焦虑,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10年。”

  2017投资界TOP100系列人物报道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全,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712/42438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