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格诺生物的“液态活检”探寻之路

格诺生物首创性地设计开发了一种靶向PCR-CTC检测技术。这种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对操作和设备的要求,同时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技术将检测样本量的需求从强生的15毫升降到仅为3毫升,大大降低了临床负担和要求。
2016-07-15 14:44 · 投资界  Echo   
   

格诺生物的“液态活检”探寻之路

  自从1869年循环肿瘤细胞(CTC)在外周血中首次被发现,到1998年第一次从血液中成功分离出大量CTC,再到2004年CTC被作为独立的疾病预后因子,科学家们对CTC的探索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同年,美国强生公司开发的CTC检测产品CellSearch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用于判断晚期乳腺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预后。CellSearch产品虽然解决了一个“预后”的临床问题,但同时给业界留下了更多的未解问题:1)早中期的患者怎么办?,2)“预后”的价值能不能满足临床的应用?,3)其它癌种怎么办?

  在最早的时候,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方法试图检测到稀有的CTC,包括如今还在使用的基于细胞大小的细胞筛方法ISET,和基于细胞密度的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但是既往的研发经验告诉我格诺这些方法不太稳定,适合用于科研但不适于临床市场。2012年,美国的CTC高峰会议和欧洲的MIRACLE联合项目已经确认CTC的两大公认的技术平台:磁珠(第一代)和微流控芯片(第二代)。但是灵敏度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技术问题,格诺生物首创性地设计开发了一种靶向PCR-CTC检测技术。该技术将CTC免疫磁珠负向富集方法和靶向PCR技术联合起来,负向免疫磁珠富集技术实现了CTC最大程度的回收纯化,通过靶向PCR可以将CTC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核酸片段信号并进行指数放大。相比其它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对操作和设备的要求,同时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可达到80%),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正是由于灵敏度的大大提高,该技术将检测样本量的需求从强生的15毫升降到仅为3毫升(强生CellSearch需要2管7.5ml样本量/测试),大大降低了临床负担和要求。

  当然,一个检测产品的临床价值取决于其解决的临床问题。早在10年前,对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比较单一,患者生存期备受关注,因此,CTC的预后判断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但创始人何伟博士的直觉告诉他,“预后”不是一个好的临床适用,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他的逻辑是对于当今的临床治疗,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从这些手段中选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才是“精准医疗”的关键问题。因此,“预测”的价值远远大于“预后”。换而言之,CTC的临床价值更应体现在“预测因子”>>“预后因子”。作为预测因子的临床试验难度之大,甚至不亚于药物研发。格诺生物在此方面联合了全国20家顶级研究机构(如医科院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华西等)在2200例的大临床中确认了CTC在含铂类化疗治疗的预测价值,为CTC在“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中的里程碑。更为重要的是,此研究发现叶酸受体强阳性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和TKI靶向药物相媲美,提示了该检测技术可帮助医生和患者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精准医疗”。由于培美曲塞副作用小、价格经济,该检测技术初步显示出了作为培美曲塞疗效预测因子的应用前景。当年,此研究被美国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年会邀请报告,并且,此研究也是中国在此领域唯一入选的研究报告。

  对于肺癌,更为重要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众多,其中尤以肺癌进展迅速,是癌症中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居榜首的恶性疾病。我国在肺癌防控方面秉承的关键预防策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今,我国肺部小结节发病人数约80万人,但由于早期病灶小,低剂量螺旋CT检查往往无法定性,仅有4%的患者是肺癌。检出率低会直接导致过度治疗或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窗口。该问题亟待解决。临床上,医生们迫切渴望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的出现。格诺生物开发的基于靶向PCR的肺癌CTC检测技术在I期肺癌的检出率为70%,远高于其它肿瘤标志物。对于这项靶向PCR-CTC检测技术,上海市胸科医院娄加陶教授如此评价:“该方法能更灵敏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C进行定量检测,对肺癌特别是早期患者的临床分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赫捷院士认为:“叶酸受体阳性CTC可以作为NSCLC有效的生物诊断标记物,可以广泛应用于早期肿瘤诊断”。

  所以,格诺生物召集并联合了国内肺癌诊疗领域最具权威的临床机构CTOP,全面启动大规模的早期筛查诊断计划。这些合作机构包括: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等。初步的筛查结果提示:靶向PCR-CTC检测技术联合CT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准确率可达90%以上,甚至可以确诊小于1cm的肺小结节。CTC检测联合CT,我们的目标是实现2-5万例肺小结节的筛查,这一计划将彻底改写肺小结节的诊疗指南。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对该计划的评价:“通过靶向CTC 技术结合低剂量螺旋CT 筛查肺癌,可以大幅提高早期发现比例,找到真正的肺癌病人,这很有临床价值。因此,CFDA 批准靶向PCR-CTC 检测技术对肺癌诊疗而言是个好消息,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专家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中,造福更多患者。”

  格诺生物一路走来,首先通过首创的靶向PCR-CTC检测技术提高了肺癌CTC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早中期患者的检测打开了一扇大门。其次,在临床方面,格诺生物更以临床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大规模临床以挖掘CTC更深一层的临床意义和适用。由此,重新定义了CTC“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最后,在早期预防方面,格诺生物期望CTC作为“液态活检”的手段之一能有效的结合低剂量螺旋CT成为早期诊断的有利工具,将肺癌的早诊再推进一步。

  随着技术的革新,格诺生物继续推进CTC产品的研发。2015年,格诺开始开发微流控CTC分离检测平台。在癌症类型,格诺产品在各大研究机构已涉及食管癌、肾癌、乳腺癌等。所以格诺的研究前进不管从技术平台还是癌症类型都不停的在更新提高。

  此外,格诺生物在成功开发了CTC检测产品外,还对CTC的孪生兄弟ctDNA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所以,格诺生物是目前国内同时具有CTC和ctDNA检测产品的“液态活检”公司。在ctDNA方面,格诺开发了基于PCR和NGS的两大技术检测平台。这两个平台有与之紧密联系的临床应用。在ctDNA检测技术方面,格诺更多的是想从靶向药的“精准医疗”方面深度耕耘,发现更好更有效的疗效评价体系,从而能系统地解决医生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格诺生物边走边思考,边思考边创新,从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入手,以解决临床痛点问题为终点目标,不断提升产品要求,扎扎实实走了十年。对于创始人何伟博士来说,这十年创新之路,见证了他从一名科学家到一名企业家的华丽转变。如今,对于格诺人来说,探索“液体活检”的脚步仍未停止。不断寻找“液态活检”的临床价值,实现“精准医疗”的“芝麻开门”。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Echo,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7/20160714399606.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